形态描述
标本采集地 广西白龙尾珠贝养殖场。潮间带贝壳上。
形态特征 体长约40—70 mm,体宽(含疣足)1.3—1.6 mm。
活标本蓝色,背面每节均有色斑。酒精标本色斑常褪掉。
口前叶卵圆形,宽大于长。2对红色梯形排列的眼,前对大于后对。3根触手,中央触手位于口前叶前中央、后伸可达第5—7刚节,侧触手1对、位于口前叶前两侧、长为中央触手的1/2。项肩1对,后伸可达第1刚节。2对围口节触须,背触须约为侧触手长的1/2,腹触须约为背触须长的1/2(图134 A)。
咽为S形,圆锯具1圈大小不规则排列的36—44个小齿(图134 E)。前胃位于第8—11刚节。
疣足单叶型。第1对疣足背须稍长于中央触手,以后背须呈长扁叶片状、且长短不规则交替出现,无腹须(图134 B)。
体前部疣足具复型单齿和双齿镰状刚毛(图134 C—D),体中部仅具复型双齿镰状刚毛。无枪刺状刚毛。
有性匍枝为多个芽体的链状(图134 A)。约在亲体倒数第16刚节生出1个头部,具触手、触须和2对眼,以后又在其前15—16个刚节生出1个头部,这样形成数个个体的链,尤以体最后两个个体发育得最完善。
形态特征 体长约40—70 mm,体宽(含疣足)1.3—1.6 mm。
活标本蓝色,背面每节均有色斑。酒精标本色斑常褪掉。
口前叶卵圆形,宽大于长。2对红色梯形排列的眼,前对大于后对。3根触手,中央触手位于口前叶前中央、后伸可达第5—7刚节,侧触手1对、位于口前叶前两侧、长为中央触手的1/2。项肩1对,后伸可达第1刚节。2对围口节触须,背触须约为侧触手长的1/2,腹触须约为背触须长的1/2(图134 A)。
咽为S形,圆锯具1圈大小不规则排列的36—44个小齿(图134 E)。前胃位于第8—11刚节。
疣足单叶型。第1对疣足背须稍长于中央触手,以后背须呈长扁叶片状、且长短不规则交替出现,无腹须(图134 B)。
体前部疣足具复型单齿和双齿镰状刚毛(图134 C—D),体中部仅具复型双齿镰状刚毛。无枪刺状刚毛。
有性匍枝为多个芽体的链状(图134 A)。约在亲体倒数第16刚节生出1个头部,具触手、触须和2对眼,以后又在其前15—16个刚节生出1个头部,这样形成数个个体的链,尤以体最后两个个体发育得最完善。
国外分布